向死而生

“叮——”

铃声从墙外透进来,九号楼听来比七号楼略低沉。

“大家安静点,点下名。”班长缓步迈至教室前方。

哦,下课了。我轻合上课本,手顺而上揉揉酸涩的双眼。有人关上了窗,涌进耳朵里的各种声音更加明晰,虽嘈杂却并不使我厌烦。一声声点名伴随同学们的私语,似编织成一种更深的宁静,而我的思维在这宁静的旷野上不断跳跃。

“遥不可及的并非十年之后,而是今天以前。”在这座富有历史感的教学楼里上课,我总不由地会联想时间相关的事物。

可以很轻易地从字面上解读它的含义,所表达的无非是着于当下,放眼未来,好好珍惜等等。这样的话语,组合一种淡淡的美感,然而并不会展现出特别实质性的思考,换一个新颖的句式老生常谈。信息时代,此类句子甚或文章曾不出穷,很多都会被读者冠以鸡汤之名。

“看过许多道理,却仍过不好这一生。”如此之类的慨叹我以为或多或少与鸡汤式道理的涌现有所关联。当然,并不表示我反感这样的短句,一切结构优美、行文简洁的句子,就像俗语那样,都有其存在价值。

“遥不可及的并非十年之后”

我在想象十年之后的生活,我的十年之后,朋友们的十年之后。那时我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、生活在哪座城市、有没有成为我所期待的那个人、兴趣爱好有了什么样的改变、身边陪伴的人还在一起么、父母如何、亲友如何、有没有过上我一直想要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生活……十年之后,31岁了,大概也有了自己的家庭,为人夫,为人父(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,感觉有一股震颤从灵魂深处袭来,那是我一生又一个荣光时刻啊)蓝天、白云、草坪、一家人,心中的向往有如画面一般。我一定做一个好儿子,好丈夫,好父亲,最好的自己给最亲最爱的人。

“而是今天以前。”

睁开眼,思绪回归。如果拉开一个镜头到窗外,学生时代的我手揉着双眼沉于想象,端坐在教室中央,周围是纷纷扰闹的同学……附上一层泛黄滤镜,恍若隔世的画面感。教室窗外不远,屹立着四百年前的城墙。

历史,时间。时间创造了历史,而历史却不耽于时间。

如果以十年为一段,人生便是由这一段段的经历构成。我在一本书上读过有关的思考,其意概如此:人生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构成的,关键的选择甚而会决定你人生走向。譬如说高考,它会影响你十年乃至二十年的生活。去不同的地方上学,遇到不同的人,做不同的事情,这些经历会改变你,塑造一个越来越立体的你。朋友,环境,生活品质等这些都是可以选择并发生改变的,选择变了,你包括你的生活会完全不同。

有些人会选容易的路走,有些不敢选,有些不知道怎么选。缺乏决策的胆识,自然成为不了理想的样子。

为什么会这样?究其原因,是内心深处缺乏对自身的安全感。心怀恐惧,如何前行?固守在舒适区,如同自我放逐。

那关于这种安全感,如何自给?

从时间跨度来讲,人生真的很短暂,数不过几十年。所以,当生命走至尽头,不论以何种方式,在离去前的那一刻时光,你会去想,未完成的梦想、未告别的人。

然后我会回忆,现在。现在,我想做什么?

现在是学生时代的我,每天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选择,决定权在自己。

我喜欢一个姑娘,如果我不去和她讲,不去放开手追求,当我离开世界的时候,想到这个我会不会感到遗憾?

一定会的。抱憾而去,遗憾终身,绝不好受。

睁开眼,所幸镜子中的自己还未白发苍苍,略显稚嫩的容颜代表这还是青葱岁月,一切都还来得及,遗憾可以弥补,错过不再发生,我还有时间。

这时候做出的选择果断而坚决,无一丝迟疑,即有了选择的胆识。你不会再焦躁不安,忐忑不前、怕这怕那,即使有你也很清楚这不会影响你做决定,因为你明白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怕什么已无关紧要。

换句话说,你已经拥有了沉淀人生的安全感。

以这种想法去生活的时候,你会对未来有初步的规划,你会想每一天都要比前一天过得更好,每一天都有提高,进入这样一种状态,如何会对生活恐惧?积极的心态,满满的热爱。倘有低谷来临,也能拥有再起的自信。

况且人生之选择,很多时候事前难以判别对错,每每都想走一条正确的路,绝非易事。而向死而生赋予自己的胆识,让自己走一条可能不一定对,但忠于内心,一定要是自己想要的路,但求无悔。

毕竟死亡也不是真的很遥远,可能七八十年,亦可能近在眼前,不贪而无悔,足矣。

“叮——”

上课铃欢快响起来,我似乎听到窗外古城墙传来了回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