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超能查派》聊开去

我自 2013 年起念大学,四年倏忽过,说实在的,去影院看过的电影并不算多。《超能查派》就是其中之一。

今天是 2023了,为什么要提起这部八年前的电影呢?首先说明,我是一名科幻爱好者,各种类型的小说自不必说,影视化的作品也观阅良多。如今 ChatGPT 热潮滚滚,使我联想到了这部片子。当然,还有另外的缘由可供补充,第一次被女孩子邀请去看科幻片,哪能不印象深刻。多年后回想,总觉得这种感受来得太晚了些。

电影简单讲,是关于人工智能成长的故事。传统机器人只会机械式执行命令,而我们的主角查派则是拥有人工智能CODE,自主学习迅速成长。影片最后,在查派的帮助下,人类角色机械飞升,将意识转进机械大脑了。
桥段并不很新鲜,在这方面是不能够与小说相比的。

但换个角度看,这部电影对人工智能的想象,代表了一部分典型机械智能观。
说白了,其实质就是将一个人类幼体塞入了机械外壳之中。初生之时,一片空白,凭借机械赋予其极强的学习能力,只需短暂地接触外界信息,各方面能力就大幅超越人类。
编程输入一些规则后让电脑产生自我意识,以及探索世界的动力。这种逻辑细想不大对头,但鉴于我们本身对于意识是什么还没有一个定论,所以也不无可能。(说到这儿,我想起《失控玩家》。这部影片讲了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觉醒,具体表现是受到无法预知的输入,导致思维过载产生对世界的怀疑。假如我们处于一个虚假的世界,在被设定好的规则下生活,确实很难发现自由意志是假的。所谓意识,也只是提前被设计好的而已。打住,扯远了。)

昨天还看了《超验骇客》,评分不高,片荒拿出来瞅瞅。讲的是人类面对强人工智能的故事,这里面的人工智能,据我不负责任的推断,就类似于如今 ChatGPT 式天量数据训练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式,电影本身阐述的重点当然不是这个,它着重于这种人工智能没有善恶的价值判断体系,拥有的自我意识也是靠人类意识复制上传形成的,因人之欲望而有了行动的动力。

现在转头来看 ChatGPT。在体验上,和以往所有的智能助手都有显著差异。它似乎真具备了理解你说话的能力。现有说法讲,这种能力是涌现而来的。也就是说,特定的神经网络模型经过海量数据输入输出训练,当数据量超越某一阈值,模型就突然出现了之前完全不具备的能力。

“涌现”名词可作如下解释:

设P是一个复杂事物x的属性,而不是x的组成部分。(1)如果P是x的某些组成部分的属性,则P是合成的或遗传的;(2)否则,即如果x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拥有P,那么,P是涌现的、集体的、系统的或完形的。

ChatGPT最初的模型是单字接龙,把输入不断迭代以计算下一字的概率。这样听着简单的机制能达到目前的效果确实很神奇。就涌现发生的具体方式,我们还不得而知。
资料显示,训练模型的材料,是经过人工标注的人类提问&回答的语料。可能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模型参数的不断增长,让从特殊之中总结普遍性原则的模式(或者说隐藏在语料之后的逻辑推理模式,被参数凸显并保留)形成了某种运作的层级,量变达成我们看到的质变。

人类也可视为典型的输入输出系统。而且我们接收的信息量巨多,自出生起,声音、画面信息就不断输入到大脑皮层上。意识能理解的尽管不多,但不可否认,我们对自己的输出也不都了解。类比而言,大脑的神经元就是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聚集体,人的意识就是各种细胞聚合的涌现。而我们,无时无刻不处在被训练之中。

再回到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式智能,这种形式的人工智能是否就是通向强人工智能的正确道路,我不知道,但我非常之激动。

因为之所以喜欢科幻,其中必然有一点:人来到这个世界上,能够体验和感受的实在是太有限了。往前,我可以读历史,人类在过去几万年的进化跨度其实并不特别大。工具的使用效率在提高,但是线性可预测。再看近几十年,爆炸式的科技发展,让我非常渴望了解几百年后人类社会是个什么样子。

行文至此,就欲结束。其实从《超能查派》聊开去的这些事物,纯属瞎聊,我非专业人士,想要了解人工智能或者当下AIGC原理及发展的自去找找权威资料读读。我所要表达的,一句话也能作结:

无数杰出的头脑在思考和探索,我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眺望,仍然觉得能够拥有的现实非常之少。


《超能查派》,人工智能是个具有学习能力的人类幼崽。《失控玩家》则未提及其智能模式,形式上是个掉入日常重复生活模式的中年人。《超验骇客》则让人工智能纯粹是个思考和计算的工具,在人类的意识主导下,才有了主观能动性。

最后更新时间:2023年07月04日00:22:18